top of page
諸羅山軼聞.JPG

古名諸羅山 嘉義故事多


 

嘉義市古名「諸羅山」,其名由來有二,一是「番語」社名的譯音,荷蘭人稱之為Tirosen社,音近諸羅山社;另外,取其東方諸山羅列之意。又稱桃城,以古城形如桃而名,桃之尾尖,在今中央七彩噴水一帶,市民慣稱桃仔尾。

諸羅山古城 毀於嘉義大地震

諸羅山是中國大規模移民台灣據點之一,一六二一年,閩漳人顏思齊引率移民自笨港登陸,據以開墾拓荒。一六二四年,荷蘭人占據台灣,安撫了諸羅山一帶的平埔族,對此地加以經營,並將嘉義市納入「北部地方會議區」的行政區劃,嘉義市內風景優美的紅毛埤 ,即今之蘭潭水庫 ,就是當時荷蘭人所開鑿。

一六六一年,鄭成功驅逐荷人,收復台灣,設一府二縣,即承天府與天興、萬年兩縣,嘉義隸屬天興縣。一六八四年,清廷設台灣府統三縣,將明鄭時代的萬年縣為台灣、鳳山兩縣,改天興縣為諸羅縣,一七○四年,縣治遷移諸羅山,即今嘉義市,以木柵為城。而後有改建為土城堡、重建門樓、砌水洞、設置砲座等。

一七八六年的林爽文反清之役,諸羅城被圍攻數月,城內軍民奮力固守未被攻陷,清高宗為嘉獎諸羅縣民的義勇,隔年,賜名「諸羅」為「嘉義」,也是台灣地名唯一由皇帝親賜的特例。

中日甲午戰爭,日本治台後,一九○六年發生嘉義大地震,舊的城垣全毀,日本當局乘機制定都市計畫並實施市區改名,重建後之嘉義市,為台灣當時最現代化街市,工商業及交通開始發展,建設通往阿里山 鐵道。一九二○年,開始實施地方自治,嘉義正式成為自治團體的嘉義街,一九三○年,嘉義街改為市,嘉義市自此正式誕生。

台灣光復後,嘉義市升格為省轄市,直隸省政府,民國三十九年調整行政區域,全省劃分為十六縣五省轄市一管理局,嘉義市改為縣轄市,各項經費短絀,影響建設,`一九八二年七月一日,在地方人士多年奔走下,再恢復改制為省轄市。

城隍廟 貼有交趾陶傑作

諸羅城自一七○四年建城以來,至今已有三百年的歷史,人文古蹟豐富。嘉義城隍廟 ,列為國家三級古蹟,是嘉義市民的信仰中心,在文化與歷史上具有特殊意義。嘉義城隍廟 於西元一七一五年建立的,而後毀於風雨,經過多次重建,現今的城隍廟 是在一九四○年竣工。清同治年間發生的戴萬生之役,因嘉義城隍神助守城池有功,因此光緒皇帝敕封嘉義城隍神封號為「綏靖」,是台灣各縣級城隍唯一加尊號的神祇。

今日城隍廟 為泉州溪底派匠師王錦木主司重建,建築富麗,格局尊貴,對木雕藝術表現深具特色,拜殿之八卦藻井,正殿步口及次間看架斗栱,全由榫卯鬥成,不用一釘一鐵,匠藝巧奪天工。位於拜殿水車堵,左右兩面各有細膩傳神的交趾陶傑作,是陳專友和林添木兩位大師之作品,藝術價值非凡。廟中神像,脊飾、彩繪、石雕、門神、木雕等作工精美。城隍廟 保存之碑匾文物,包括全台城隍廟 唯一獲皇帝賜匾的「臺洋顯佑」匾,太子太保王得祿獻「道宏化育」匾等計十一件,彌足珍貴。

八掌溪 曾義渡往來商旅

義渡的設置,在台灣早期交通路線的選定及城市發展,有很深的影響。台灣河川流短水急,行旅常需要舟渡救濟,八掌溪是重要的水路運輸線,渡口很多,其中最繁忙的渡口在彌陀寺旁,是清康熙年間諸羅知縣號召捐款所建置的,在渡口編筏濟人,而八掌溪義渡 對往來嘉義市的商旅、貿易運輸,甚至嘉義地區的經濟繁榮,有很大的助益。

早期台灣舟渡有官渡、私渡、義渡三種類型,官渡要收費,對過往的旅人來說是一種負擔,而私渡常任意勒索敲詐、義渡是由地方官民共同籌資,雇船夫,置舟筏,屬於義務的性質。一八四七年,嘉義士紳集合店舖與附近村莊,一同出資,置義渡產業,並立八掌溪義渡 碑記於渡口北岸。而後因為鐵線橋 的建立,原渡口遂廢。

史蹟資料館 日式書院建築格局

位於嘉義公園 內的嘉義市史蹟資料館 ,兩棟建物乃日治時期嘉義神社附屬的齋館及社務所,嘉義市史蹟資料館 列為市定古蹟,創於一九四三年,齋館是前往神社祭祀前齋戒和準備的地方,而社務所為神社行政管理辦公處。雖然僅有五十多年的歷史,但其建築屬日式書院造的建築形式,在台閩地區十分稀有。

這是日治後期皇民化運動時興建神社之附屬建物,保存相當完整,原有神社配置格局尚在,為日治所遺留的日本侵台做見證;而齋館、社務所、手水舍、祭器庫等,是日本留下的居住文化代表,且祭器庫有混凝土模仿土作建築的外牆,較為特殊。

後經市政府委託專業單位本著「不改變主體架構」、「保留原有外觀造型式樣」、「依原有建築元素復原」、「考量與公園環境配合」等原則,陸續完成建築物的修復,並定名為「嘉義市史蹟資料館 」,館內展示有關嘉義的人與事,以過去與現在的時光交錯,呈現各自的風華,史蹟資料館是了解嘉義歷史的最佳處所。

森林鐵路 爬坡造型世所罕見

阿里山 森林鐵路因有「螺旋狀鐵道」、「Z字型爬升」、「千分之六二點五爬坡」等罕見的特色而聞名國際。

北門車站 建築全部使用阿里山 的高級紅檜建材,在一九一○年阿里山 鐵路全線通車前興建完成,在未銜接縱貫鐵路嘉義車站 之前,是森林鐵路蒸氣小火車的起點,也是阿里山 鐵路貨運集散地,阿里山 鐵路沿線的民生物資都由此運上山,地位重要。

北門驛 帶動木材產業

日治時期,林業開發為最重要的經濟來源,北門驛 附近有林業辦公廳舍、貯木池、製材所、火車修理廠、營林俱樂部等機關設立,木材產業使用功能完整,北門驛 成為阿里山 砍伐木材的集散中心。

北門驛 除了擔任原木與山產物資的集散站,及前往阿里山 的客運站之外,又加開嘉義火車站至竹崎的區間車,中途停靠盧厝與榮町(北興街)等臨時小站,方便民眾通勤上下,顯得異常忙碌,運輸功能強。

光復前由台灣拓殖株式會社經營,光復後改隸林務局。一九七三年十月,北門新站落成啟用,北門驛 功成身退。阿里山 森林鐵路運送下山的木材,聚集在北門驛 附近,帶動木場、木材行、鋸木及製材工廠遍布,南來北往的木材商,帶動旅館、餐廳、戲院等商機,人口快速增加,貨運業活絡,各行各業欣欣向榮。

二二八碑 鎮魂碑撫慰亡靈

自從一九八九年八月,嘉義市郊一處三叉路口豎立起台灣第一座二二八紀念碑 。全台第一座的嘉義市二二八紀念碑 ,位於嘉義市郊彌陀路上,基地位於三叉路口,這座白色立體錐形的紀念碑鑲有三塊碑文,分別是建碑經過、建碑精神和二二八事件簡史。由於基地不大,樣式也很簡單,除了醒目的阿拉伯數字「二二八」 
之外,碑身上方還有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年代「一九四七」。

一九八九年的政治風氣不比今天,這座紀念碑是在相當低調情況下蓋好的,碑誌也僅落款「二二八紀念碑 籌建委員會」,並非地方首長。一九九六年,嘉義市又在大雅路落成台灣第一座二二八紀念館,館外景觀又新蓋了一座二二八紀念碑 。高二十四公尺的「鎮魂碑」,造型取自原住民的竹製口琴,口琴聲音單調、悠長,有撫慰亡靈的用意。碑的中央龕有一個銅管做的風鈴,隨風吹動的風鈴發出鎮靜魂魄的聲音。「鎮魂碑」底下有四隻一起飲水的梅花鹿,這四隻鹿象徵著閩、粵、外省、原住民四大族群。

館內的諸羅年輪全高十一公尺,是一座青銅雕塑的作品,圖騰由下而上分別描繪了漢移民進入台灣時與原住民的戰爭、荷蘭人對原住民榨取農作的情形、林爽文事件、日本軍砲攻打嘉義城事況與國府軍隊在嘉義車站前,槍弒民眾的二二八事件,意在告誡後代莫忘歷史教訓,並致力於掃除人類的無知與偏見。

bottom of page